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鲁迅和宋庆龄

    李何林

    <正>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1891—1936)这一有名的诗句,正好概括地写出了他自己和宋庆龄(1893—1981)两人共同的战斗精神。 这两位伟大的人物,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当他们四五十岁的时候才相结识,但是一经结识,就立即成了真正志同道合的战友。 那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黑暗时期。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为了反对国民党政府对进步人士的迫害,援助革命力量,由宋庆龄和现代著名教育家也是鲁迅的友好蔡元培等,在上海发

    1981年03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7 ]
  • 喜剧帷幕后面的悲剧——谈鲁迅小说《离婚》

    于万和

    <正> 鲁迅一生写了二十五篇现代题材的小说,《离婚》是最后一篇。这篇作品不仅表现了鲁迅对妇女问题探索的深度,也显示了作家在艺术上新的进展。用鲁迅自己的话说,就是“脱离了外国作家的影响,技巧稍为园熟,刻划稍加深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技术比《呐喊》中的作品还要“好一些”。 作品的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的江南农村。农民庄木三的女儿爱姑,为了反抗丈夫的欺凌和遗弃,在父亲和弟兄的帮助下同夫家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这场纠纷拖了很长时间不能了局。最

    1981年03期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探求·思索·前进——读鲁迅致许广平书信手稿

    吕福堂

    <正> 鲁迅一生究竟写了多少封书信,我们还不知道确切的数字。截至目前为止,已收集到原信一千四百多件,其中包括鲁迅致许广平书信手稿八十七件。这些历尽人世沧桑,饱经艰险磨难存留下来的手稿,是我国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是鲁迅研究不可缺少的第一手资料。 (一)鲁迅致许广平书信手稿与《两地书》的关系 许广平同志是鲁迅的学生,又是他的战友和夫人。鲁迅致许广平这七十八封书信,自一九二五年他们相交写起,至一九三二年鲁迅第二次从上海回北京探母止。其中已收入《两地

    1981年03期 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3 ]
  • 《鲁迅杂感选集》的编辑与出版

    盛文庭

    <正> 《鲁迅杂感选集》编辑与出版于一九三三年三月至七月间,它是瞿秋白同志与鲁迅先生在四十年代初共同领导左翼文艺运动的战斗友谊的光辉结晶。 一九三三年二月初开始,秋白夫妇第二次在鲁迅家中避难整整一个月,双方有了进一步的友谊,三月初他们虽然搬到鲁迅代为找寻的上海北川路底东照里十二号亭子间,但四月十一日鲁迅也由景云里迁居大陆新村九号,两家同属施高塔路,南北相对,距离很近,所以互相间的往来仍然最为密切。秋白对鲁迅全面、深刻的了解,成为他编辑《鲁迅杂感选集》和为之写作《序言》的重要基础。

    1981年03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人民的纪念——一九四九年——一九六六年国内的鲁迅纪念活动

    张杰

    <正> 今年的九月二十五日,是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日。我们将搜集到的历年鲁迅纪念活动的资料加以综合,以省关心和研究这些资料的同志的翻检之力,也是对鲁迅纪的一种形式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不到二十天,适逢鲁迅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日。十月十九日这一天,由全国文联、总工会、青联、学联、妇联和北京市工会、中小学教职员联合会、院校教职员联合会等十二个团体发起筹备的纪念大会,上午九时在国民大戏院举行。到会的文艺工作

    1981年03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0 ]
  • 鲁迅诗歌学习札记

    方伯荣

    <正> 一、“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鲁迅幼时饱经世态的炎凉。十九岁时,由于家庭衰落,父亲病故,他又不愿走当时读书人惯走的道路—一科举不成即做幕友或商人,便去南京上学堂,“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呐喊〉自序》)。这在当时是受统治阶级中人们的奚落和讥笑的。但是,青年鲁迅为了寻找真理,探求中国的出路,毅然走上了新路。一九○○年秋,他用以拟人化的手法,写下了《莲蓬人》一诗,热情赞美不随俗浮沉的可贵精神。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开头四句,作者极写在秋风萧瑟的特定环境中,“莲蓬人”用芰叶做衣裳,用水荇做带子,住在仙人的

    1981年03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茅盾”笔名的由来

    R·S

    <正>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发表第一篇小说时,开始用“茅盾”的笔名。 1927年4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大资产阶级叛变革命,大肆屠杀、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茅盾因由武汉回到上海避居景云里。由于身被通辑,无法公开找到职业以谋生,也因为要在冷静中清理一下自己的思想,于是开始创作第一篇小说《幻灭》。小说的前半部不到两周就写完了。当时主编《小说月报》的叶圣陶同志看了稿子,认为很好,决定在该刊连载。作品要发表,却不能署真名,于是他随手写了一个笔名“茅盾”。为什么用了这个笔名?他后来在《〈蚀〉再版后记》中曾作了说明: “五四”以后,我接触的人和事一天一天多而且复杂,同时也逐渐理解到那时渐成为流行的“矛盾”一词的实际;1927年上半年我在武汉又经历了较前更深更广的生活,

    1981年03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鲁讯与文学批评

    李荣生

    <正> 文学要不要批评,应该建设怎样的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在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回顾一下鲁迅关于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上述理论问题和当前文学批评领域的一些现象,并进而求得某些问题的解决,我想一定会有所启发和裨益的。 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即以文学家而论,又不但是坚实的创作家,而且也是深刻的批评家。他不但在文学创作上举起了“爱的大”,树起了“憎的丰碑”,写出了大量杰出的作品,而且在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实践上,也有着十

    1981年03期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鲁迅形象思维理论浅探

    陈汝春

    <正> 鲁迅的形象思维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的。 他对形象思维的性质和特征有深刻的认识,对形象思维过程中的具体规律也有许多艰辛的探索和精湛的论述。 形象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规律,它的目的就在于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塑造艺术形象。所谓典型化就是通过独特的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概括并揭示事物本质,反映出历史潮流和时代精神,使创造出的艺术形象

    1981年03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1 ]
  •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高等学校的长期任务

    刘尧

    <正> 邓小平同志在去年十二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我们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向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坚持用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

    1981年03期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6 ]
  • 略论我国由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特点

    徐光金

    <正> 中国革命两步走的历史进程,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个光辉的典范。长期以来,它一直是人们所关注、所学习、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但迄至目前,对于我国由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特点,在史学界仍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仅就这个问题加以初步的探讨,以正于史学界诸同志们。

    1981年03期 52-5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3 ]
  • 试论意识的反作用

    许明泉

    <正> 在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的,这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常识,然而体现在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中,或是在人的现实生活中,确确实实地看到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意识反过来对某一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客观事物本身的辩证发展过程所决定

    1981年03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谈学习自然科学与学习哲学的关系

    何锋

    <正> 目前,在理科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他们认为,哲学远离自然科学,开设哲学课除了政治思想教育的意义之外,对学习理科本身没有意义。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因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有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意义,而且对学习理科本身也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是学好理科所非常需要的。

    1981年03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3 ]
  • 汉语时体范畴论

    王松茂

    <正> 语法学界对于语法范畴各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解释。我们根据普通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认为语法范畴是语法意义的概括或归类。语法意义是从一系列具体的词或具体的语言成分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意义。不是词汇意义,不是语言成分中的具体意义;而是同一词类或同一语言结构所共有的意义,是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的物质外壳,这种语法形式一旦离开语法意义是不存在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是统一的。根据上述基本原理,我们认为汉语是有时态范畴和体貌范畴的。体貌范畴的语法意义是指动作变化在一定时间的过程中的方式或状态,这里所说的方式是指动作的开始、进行、完成、持续、

    1981年03期 6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0k]
    [下载次数:17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9 ] |[阅读次数:66 ]
  • 心火发光,琼花凝香——论闻一多诗的艺术风格

    任愫

    <正> 闻一多先生的新诗有《红烛》和《死水》两个集子。《红烛》收集的是从一九二○年七月发表的第一首新诗《西岸》起,到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写的《红豆篇》为止的作品,共一百零三首。《死水》收集的是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七年的作品,共二十八首。《死水》是《红烛》的发展。从《红烛》中还看不出闻一多鲜明的创作特色,但在《死水》里则表现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闻一多对新诗发表了不少好的见解,他的诗作是这些理论实践的结晶。闻一多一生写的新诗不多,而能显示出鲜明特色的也只有二十多首。但诗贵精不贵多,这些作

    1981年03期 7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9 ]
  • 新诗要有些限制

    赵景波

    <正> 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五九年,我国诗歌界曾就新诗的形式问题展开过一次讨论,主要集中在新诗要不要有些限制和怎样限制的问题上。 我赞成新诗要有些限制。 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没有限制。没有限制,就没有艺术。艺术的自由是从限制中求得的。拿绘画来说吧,不管画什么,总要平涂在一个不大的方框里,画面上的东西无声无嗅,也不会活动,这还不是限制吗?但是,绘画的特长正是从这些限制中发挥出来的。高明的画师,不但能以“尺幅”表现“万里”,以“平面”表现“立体”,还能“画”出声响,“画

    1981年03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台湾省、香港地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及研究著作要目

    陈漱渝

    <正> 说明 深入开展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工作,需要掌握研究的全局,包括台湾省和香港地区的研究动态;而长期以来,我们对这方面的情况却知之甚少。为此,编者竭尽微力初步整理了下列尚待增补的目录,以供参考。毋庸讳言,港台地区有些现代文学研究者政治上是反共的,无论在立场、观点以及研究方法上都跟我们存在着原则分歧。鲁迅曾经指出:“我们看书,倘看他对的东西,总不如看同派的东西的舒服,爽快,有益,但倘是

    1981年03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6 ]
  • 试谈秦代文学

    李孝堂

    <正> 由于讲授秦汉文学史的需要,读了几本较有影响的文学史。这些文学史都有“秦代文学”这一章(或一节),而且内容多雷同,都是把李斯的《谏逐客书》及秦代的刻石文分析一番;还有个别的文学史把《吕氏春秋》也列入了秦代文学。对此,本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提出来与同志们讨论。

    1981年03期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4 ]
  • 宋词欣赏

    唐家祚

    <正> “词”,是“曲子词”的简称。如果把它同诗作比较,大体上说它在节奏上更富于变化,在用字上更讲究声调,在言辞上更接近口语、更活泼流畅,在描写上更细腻,它兼有诗的美和音乐的美,虽然曲谱早不存在了,但节奏和声调仍体现着音乐的特色。 “词”起源于隋唐民歌。当初,它题材丰富,涉及了广阔的社会面,但不无粗糙之感。后来文人染指其间,争相仿效。到晚唐五代,君王、宰辅也常常以填词唱曲为能事,推波逐

    1981年03期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唐诗欣赏

    吴绍礼

    <正> 本文名曰诗歌欣赏,实则是门外说诗。多年来虽对唐诗较为偏爱,但因自己心驽手笨,竟毫无见地。 今年暑期稍得宽余,同邻舍张某“日谈一诗”,加之字推句敲,逐行之成文。月余之后,已积成册。一日李同志来家闲叙,我拿诗向他请教,他指教之余,提字曰:“唐诗欣赏”。又在他的鼓励之下,从中抽出几首,发表于此,以求教于大家。

    1981年03期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略论雨果的浪漫主义艺术

    曹国臣

    <正> 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重要的思潮和文化运动。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说,它是一个阶段,正如胡里契在《欧洲文学发展史》中说的:“浪漫主义实是资产阶级文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是对古典主义的批判与否定,这一点在法国尤其明显。事实上,这个时期在德、法、意、西等国复活的古典主义总的说带有鲜明的复古倾向。但是浪漫主义又不是对古典主义运动的简单否定,而主要是抛弃了它那过时了的内容和形式。拜伦、雪莱是这样,普希金是这样,雨果也是这样。他用历史比较方法,从文学演化的立场出

    1981年03期 10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7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4 ]
  • 青少年犯罪的关键年令和内部动因

    郝世昌 ,王焕武

    <正>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国际性的社会问题。不论是经济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这一问题的威胁。我国在文化大革命前,由于社会安定,没有充分暴露出来。经过十年社会动乱后,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广大教育、青年和法律工作者都在努力研究和探讨。大部分研究者都正确地指出:社会的政治动乱和经济危机,道德沦落和教育崩溃,家长和教师在教育上的失误等等,都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客观原因。

    1981年03期 115-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1 ]
  • 论智力发展在教学中的地位

    苗慧兰

    <正>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我国已愈来愈引起教育家、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心。其中智力发展在教学中应处于何种地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我认为,从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发展变化的总规律出发,考虑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及知识与智力的关系,在强调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智力的发展。明确地说,智力发展应占教学

    1981年03期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必须寓德育于智育之中

    杨伯威

    <正> 当前,在中学的各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重视基础知识传授,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说“普遍”是否有些夸大了呢?否。只要你深入课堂去听听课,就会发现这样的问题。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哪里?其一是接受过去林彪、“四人帮”鼓吹的“空头政治”的教训,把教学中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同那种“打政治小段”的生硬做法视同一律,于是乎因噎废食。这是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其二是受了恢复高考制度以后历次高考试题的影响,以为抓思想政治教育和高考答卷无关,于是乎漠然置之。这是问题产生的现实根源。这两个根源,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后者。

    1981年03期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谈教师的观察力

    孙志学

    <正> 有一位特级教师讲公开课,听课的人很多,不少还是远道赶来的。课堂上提问一名女学生,她站起来不说会,也不说不会,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这个问题对你并不难,你认真考虑考虑”特级教师耐心启发道。 “……。” “你能说上一句两句也好,我们大家都耐心等你回答。” “……”

    1981年03期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