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评鲁迅与陈源的论争

    林志浩

    <正> 当前,海峡两岸政治空气和缓,为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一个新的爱国统一战线正在形成。在这种形势下,应该怎样评价居住海外的一些文化名人,评价他们在大陆期间的文化活动,就是一个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鲁迅与陈源(西莹)的论争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陈源虽已作古,他的妻子——作家凌叔华却仍健在。她在接受采访时,重谈60年前的旧事,就说鲁迅认为“陈西莹有亲章(士钊)之嫌”,对他“展开攻击”,实在“冤枉得很”。究竟有无“冤枉”,确是值得评价。陈源(1896——1970)是现代评论派的成员。《现代评论》是太平洋社和创造社一度合

    1988年04期 1-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2 ]
  • 简论政治对自然科学发展的作用

    董驹翔

    <正> 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存在与发展也受其他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无疑,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是社会生产,但是尚有一些因素也不能忽视,其中特别是社会政治因素对科学的影响尤其值得注意。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政治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因素,它广泛而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其中也包括对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因此,我们研究社会政治对自然科学的影响和作用,可以更好地有助于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尽可能全面的理解。社会政治因素是一个广泛的范畴,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国家政权的性质和政治制度,

    1988年04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6 ]
  • 论规律的变异性

    常奇

    <正> 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了事物运动过程中内在的根本属性及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以往我们对规律的特点只强调其稳定性,现在看来是不够全面的。当我们依据自然科学的新发现、新成果,将规律同参考系统联系起来考察时,就不难发现,规律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规律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同参照系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规律只有在特定的参照系中才能表现出稳定性。变换了特定的参照系,原来的规律就会失效,就会被新的规律取而代之,这也就是表明规律具有变异性。

    1988年04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美与丑:美学所面临的困境——读《当代科学与美学的变革》

    李铁燹

    <正> 美学:一个历史的冤案美学的美与我们在审美描述中的美的概念是同一的吗?这是理解现代美学所面临困境的关键契机。我们知道,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心范畴不是美,而是以“道”“气”“象”为中心的一系列审美范畴。正是“道”“气”“象”审美范畴的确立才使主体不是按照美与丑的标准来形成自己审美判断和审美描述的语言系统。而是从对“道”的把握,对“仁”的维护角度出发来建立审美评价系统,于是产生了二十四诗品以及中国绘画美学的气韵生动,澄怀味象等美学命题和审美判断标准。当然中国古典美学中也有美和丑的概念,如《淮南子》中说过“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说山训》),这里的美和丑是古典美学中的一般性概念,而

    1988年04期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2 ]
  • 人类苦恼和情感的流露与表现——论晏殊的词

    彭宇

    <正> 一、在词学研究领域内,晏殊的词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细致的研究,也没有得到恰如其分的评价。如果认真研究晏殊的词,就会发现:晏殊的词好象是一个饱经世事的老人,在黄昏暮景中的沉重叹息;是他一人独坐在精巧别致的庭院里,面对南雁秋露而若有所失的心境的流露;他的词渗透着一种酒醒梦觉之时,陡然袭上心头的空虚和不安,呈现出一种季春景象般的残破和冷清,其中包含着深刻的个人生活感触和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体验。晏殊的大部分词,总是隐含着一种幽深的苦恼,一丝不易觉察的感伤,一息对社会人生的喟叹。即使是在笙歌宴舞的大地欢乐场中,他也没有真正痛快过、酣醉过:“宝筝调,罗袖

    1988年04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3 ]
  •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论”文

    于琼

    <正> 论文,即论断事理的文章。论文这种文体在我国,可说是源远流长,品类繁多。除论而外,还有说、辨、解、原、议、释等。吴纳的《文章辨体》和徐师曾的《文体明辨》都是将论视为论说文中之一体。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篇中说:“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精研一理者也。”意思是说所谓“论”,就是概括各种言论、意见、精密地研求出一种道理。在论到这类文章的体制和写作特点时说:“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穷对有数,追于无形,钻坚求通,钩深取极;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故其义贵园通,辞忌枝碎。必使心与理合,弥缝莫见其隙,辞共心密,敌人不知所乘,斯其要也。”这就是说刘勰认为,论有五个要点:一是辨明

    1988年04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6 ]
  • 漫谈散文

    刘志江

    <正> 秦牧在《散文领域——海阔天空》一文中曾写到:这个领域是海阔天空的,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较短小的文章都属于散文的范围。它也许是文艺性的政治、社会论文,和“社会科学”隔壁居住,然而一墙之隔,使这些“杂文”仍然是文学的子女。它或者是个人抒情气氛很厚的东西,和“诗歌”隔壁居住,然而一墙之隔,使这些抒情文和它的堂姊妹那叫做“诗歌”的性格嗓门,大有分别。它或者是包含着一个故事,和“短篇小说”隔壁居住,然而这“小品文”的声音笑貌,又和它的堂兄弟大有不同。它也许如实记事,也许夹叙夹

    1988年04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4 ]
  • 关于集合概念的几个问题

    徐景茂 ,吕正春

    <正> 什么是集合概念,如何区分集合概念的种类,如何分析集合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等问题,在我国逻辑学界还是有争论的,本文欲就上述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一、关于集合概念的定义关于集合概念的定义,在现行的逻辑教材或逻辑读本中,表达是有所不同的,而且对其解释也是不同的。例如:(1)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许多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叫集合体。例如,“森林”是许多棵树的集合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许多中国人民解放军战

    1988年04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歇后语S_1的语境提炼

    乌坤明

    <正> 我们知道,语义表现在语境中。语境简单地说,是词语、语句出现的环境。语境是具体的、物质的,可以被感知的。无形的语义可以用有形的语境表现出来。通过语境把握的词义才是最准确的。但是,通过语境把握语义也是很困难的,因此,务必进行多次提炼方可。本文试就歇后语的几种语境的提炼举例。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中的歇后语包括前后两部分,即前半截S_1和后半截S_2。S_1是形象的表述部分,S_2是对这个形象表述的解释说明。

    1988年04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浅谈词的同素异位问题

    吴宏杰

    <正> 0.1 本文所说的同素异位词,指的是那些构成材料相同,排列次序不同的词,诸如:“生产:产生、山河:河山”之类。所谓同素,是指那些音、形、义三方完全相同的词素说的。有些双音合成词虽然位次可以颠倒,但词素意义无关,不能看作是同素异位词。例如:亲近:近亲,构成的词素音同而意义不同;头骨:骨头,其中一个词素已经虚化为语缀。至于“水井:井水”之类,尽管构成词素的词汇意义和整个组合的基本功能都没有变化,但其中一个已经成为词组,则属于词

    1988年04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0 ]
  • 从《圣经》中的《诗篇》看希伯来诗歌的语言特点

    齐揆一

    <正> 《圣经》——特别是《旧约》,其内容之丰富多彩是前所未有的,其巨大的吸引力更是无与伦比。它一向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主要源泉。《旧约》原文是希伯来文(Hebrew)。历史上人们相信《旧约》的作者是犹太人的领袖,如摩西(Moses)、撒母耳(Samuel)及大卫(David)等人。但近代学者认为其中很多卷帙是后人整理前世历史和记载的成果。《旧约》的一些卷书早在公元前十世纪就已出现,但最后成书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公元404年左右,学者哲罗姆(St.Jerome)参照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圣经,校定

    1988年04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7 ]
  • 辽东大人国文明的发现

    曹熙 ,卜海银

    <正> 三 对少皞氏在辽东遗址遗物的研究在大人之国里继太皞迁出后发展起来的氏族称少皞氏。少皞亦作昊或小皞,或号金天氏,名鸷,或名清。东夷族以鸟为图腾自他开始。相传他曾以鸟为官名,设有历正、工正、农正来管理手工业和农业。春秋时郑国即其后裔。他与黄帝同时稍晚(距今约四千六百年左右),继黄帝后而统治中国。秦王朝赢姓自认为出于少皞,与徐、赵同祖。秦穆公列为诸侯后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秦定公作密畤於渭南祭青帝,依吕氏春秋孟春记、淮南子时则训、礼记月令所载东方色青的说法来推测,青帝应为太皞。秦人来自东方,太皞为东夷集团的明神,太

    1988年04期 5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试论史学的社会价值

    刘雪松

    <正> 史学不是孤立对社会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正确地认识、估价史学的社会价值是发展、完善历史科学,充分发挥史学社会价值的前提。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史学社会价值的存在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价值,这是它产生、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价值可分为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两种,学术价值对科学本身的发生、发展、完善有其重要作用。社会价值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进步作用和积极影响。历史科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亦应具有学术价值

    1988年04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4 ]
  • 论张之洞与两湖书院的兴办及改制

    黄新宪

    <正> 清末,湖北两湖书院的创办及改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在这一过程中,洋务派大官僚张之洞所起的作用是令人瞩目的。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粗浅的探讨。一、张之洞(1837——1909年)从1889年起,任湖广总督,督鄂长达十七年之久。任湖广总督伊始,即在武汉设立了两湖书院。经悉心经营,该书院声名卓著,与张之洞在两广任内设立的广雅书院并称为清末的两所著名的新式书院。张之洞设立两湖书院的原因,具体可归结以下几个方面:(一)、湖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必须以人才的培养为基础,湖北地处长江上

    1988年04期 69-7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8 ]
  • 论元代庙学书院的规模

    牧野修二,赵刚

    <正> 庙学(儒学、郡县学、路府州县学)和书院是元代儒学教育的重要机关。即在元代的官办学校例规集所谈的庙学典礼中,两者也被合称为“庙学书院”、“儒学书院”、“路州县学书院”、“府州军县学校书院”等。简言之,以“学院”作为两者的通常称呼,是指庙学与书院受到了同样的看待。这不外乎是两者在元代的性质相同和受到官府的同一支配的缘故。无需赘言,庙学即是官办,设立于各路府州县学。书院与庙学的产生不同,尽管它是属于民间的教育机关和学术研究机关,但自南宋末期已有官办化的现象;至元代,许多名贤书

    1988年04期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64 ]
  • 论唐宋词意境的模糊体验

    何凤奇

    <正>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也可称意境)。意境说虽非王氏之首创,但由于他总结性的研究,引起诗词理论工作者的广泛兴趣。近年来讨论诗词意境的文章很多,或从艺术理论角度出发,联系创作实践和欣赏心理,探讨总结诗词艺术规律;或从文艺批评史角度出发,溯本逐源,对王国维意境观点加以阐释、评论。无不显示讨论的深入。在唐宋词鉴赏中对意境的模糊体验,尚很少有人问津,模糊性是现代科学一个知识概念,是认识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读者在理解欣

    1988年04期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谈“三论”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

    彭振兴 ,范佩卿

    <正> 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和高校科技研究规模的扩大,怎样组织和管理好高等学校的科技工作,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几年来,我们在学习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管理好科学研究工作,使管理工作由感性的经验阶段上升到理性的科学阶级。下面联系工作实际,谈谈“三论”方法应用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初浅认识。一、从整体性出发进行系统管理高等学校科研是一个系统,是整个现代科学技术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的观点看,管理工作需从整体出发,部分必须服从整体系统,又必须使自己管理的系统服从更大

    1988年04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5 ]
  • 高师新生思想教育管理初探

    王德文

    <正>为落实高师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认真研究新生的思想特点,探索思想教育管理的新路,这对于加强高师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新生顺利地完成“第一个过渡”,迈好四年大学学习、生活的第一步都有重要的意义。一、高师新生基本状况分析正确分析高师新生的基本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掌握他们的特点,是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管理的前提。通过对八五级以来的三届高师新生的调查,我们认为,就高师新生的整体看,他们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但刚刚步入大学的十七、八岁的高师生,有着既不同于高中生,又不同于大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的过渡性矛盾。

    1988年04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3 ]
  • 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体系

    胡君

    <正> 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人才的任务。培养目标的高层次性和培养方式的复杂性,靠少数教育者的劳动是难以完成的,要靠全体教育者集结型地劳动去实现。同样,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不是少数政工人员的孤立性劳动,而是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群体性劳动。学生思想观念、道德行为的优化,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群体效能。这个教育者群体包括广大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党团政工人员、后勤管理人员等。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富有效率,增大效益呢?根据整体性原理,应该把教育者个体力量或部分力量有机组合起来,构成互动体系。所谓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体系,就是教育者群体

    1988年04期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4 ]
  • 谈音乐专业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

    米庆福

    <正> 高师音乐专业开设的课程,大多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技艺性、实践性也较强。学生懂得了道理之后,还需要通过刻苦的练习,才能将已学到的知识逐渐转化为技能并应用于实践。在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培养学生诸多能力中,我们应把培养视唱、听音能力,演唱和分析、处理声乐作品的能力,为歌曲配弹伴奏的能力和组织辅导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为他们出校后从事中学音乐教学工作和继续自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一、培养视唱、听音能力视唱和听音能力是形成各种能力的基础,又是进行演唱、弹奏、创作、欣赏、教学等实践活动必需的前提条件。以往的视唱教学过分强调音准和节奏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情

    1988年04期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鲁迅藏碑辑述(续)

    孙瑛

    <正> 1916年4月1日,在琉璃厂买得:《张迁碑》并阴共拓二。详称《谷城长荡阴令张迁表颂》,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刻,在山东东平。隶书,碑阳15行,行42字。碑阴三列,上二列19行,下列3行。额篆书阴文二行共12字。字多别体,书风雄厚朴茂。有鲁迅手抄稿。《刘曜残碑》拓一。详称《光禄勋刘曜残碑》,汉刻,年月不明,在山东东平。隶书,仅残存12行,每行1一8字不等,总计可辨者32字。有鲁迅手抄稿。4月2日,在琉璃厂买得:《韩仁铭》拓一。详称《闻熹长韩仁铭》,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刻,在河南荥阳。隶书,原8行,行19字;但后缺下

    1988年04期 97-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下载本期数据